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7-86735053
咨询热线:15337222288
地址: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韩弄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词至今仍常常作为经典被后人引用,他离世之后安葬在何处,至今没有官方进行确证。日前,约90名网友通过众筹方式,集资两万余元,在河南洛阳孟津后李村附近,为李煜和著名诗人王之涣立碑。
昨日,为李煜和王之涣立碑的发起人之一江峰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洛阳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据可查的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孟郊等名人,去世之后都葬在洛阳。“那些历史文化名人都有墓园,对于李煜和王之涣来说,却没有能够纪念他们的地方。”江峰说,他觉得这是一个遗憾,“我们决定通过民间众筹的方式,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9月28日,江峰等人前往“李煜埋葬地”考察,估算墓碑的大小等相关事宜,此举也得到了后李村人的支持。
11月15日,一个为李煜和王之涣众筹墓碑的帖子发布在网上。12月8日上午,筹集到两万余元的款项之后,江峰等人认为,立碑、碑楼、铲车等人工、物料费用均已够用,众筹结束。“其实这些钱并不真的够用,但是刻碑人以及铲车等,都是以最低收费支持我们。”
12月9日,在后李村附近,江峰等人为李煜和王之涣举行了立碑仪式。
“文学和历史爱好者去怀念李煜,其实是一种情怀,因为李煜凝结文化历史艺术方面的东西很多。若没有具体的标志物,没有办法抒发感情。”历史艺术爱好者王先生认为,“民间的自发行为是一种情怀。”
另一名参与为李煜、王之涣立碑一事的白先生介绍,共有90名网友众筹立碑,他参与此事绝非出于功利目的,不希望被人误会自己的初衷。
关注
“老坟台”就是李煜墓?
年过七旬的后李村村民李凯斌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在幼年时就听说村边的“老坟台”为吴王之墓。
李凯斌说,上世纪80年代,有村民在老坟台发现石人、石羊各一件,其实是两尊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又称“翁仲”。据此可以判断后李村老坟台墓葬为帝王陵寝。
2013年4月,有人在附近看到古代建筑基址、大型古砖、柱石、琉璃瓦残片。2013年4月8日,文物部门对后李村老坟台疑似李煜墓进行勘探,发现此墓20×20米,墓室4×4.5米,深6米,有三道过洞、三眼渗水井,判断是一座唐代墓葬。李凯斌认为,朝阳镇后李村“老坟台”就是李煜墓葬地。
洛阳市文史专家段宇京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参与过考证李煜安葬地一事,并在12月9日当天现场参与了立碑仪式。《宋史》、《砚北杂志》、《李后主评传》均载李煜“葬北邙山”,宋《河南府志》载李煜葬洛阳城北十里等记载,判断李煜墓地就在后李村的几百亩地范围之内。
洛阳市孟津区政协常委朱占波介绍,经多年跟踪调研以及向部分文史专家了解,作为“千古词帝”的南唐后主李煜的墓葬,极有可能在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后李村“老坟台”,墓葬相邻处有晚唐大诗人王之涣墓。为此,已经向政府部门递交过提案,希望引起重视并加以保护。
2013年7月初,据媒体报道,为进一步摸清李煜墓的埋葬位置,孟津县文物局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在后李村附近,对疑似李煜墓及其周边地块进行考古勘探,意在厘清墓葬的形制、时代和墓园的规模、布局等基本资料,为确认李煜的葬地寻找证据。据初步勘探结果显示,在出土石刻附近确有一座较大型唐宋时期墓葬,墓葬时代与李煜死葬时期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