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7-86735053
咨询热线:15337222288
地址: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韩弄村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这段话用来形容战场上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再合适不过。他们在踏上征程的时候的心情,便如同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为国倾力付出,却也牺牲了自己小家的幸福。
新中国初成立时,我国边疆并不太平。是无数年轻战士奔赴边疆,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和平与尊严。由于时局混乱,交通运输也不方便,大部分的英雄都埋葬在了边境。其中就包括一位名叫蒲仕平的年轻英雄。在他牺牲38年后,他的老父亲蒲运海才得以为他扫墓。这个关于父爱的故事,令无数人为之潸然泪下。
01
1955年,蒲仕平出生于四川阆中,他的父亲蒲运海是当地的一个普通老百姓。在蒲仕平3岁以前,家中的生活虽平淡却也非常和谐。可惜蒲仕平3岁那年他的母亲病逝了,蒲运海一个人辛苦地将儿子抚养成人。蒲运海从小性格就十分坚韧,一直有着保家卫国的伟大抱负。1976年,他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战士。
正所谓“望子成龙”,蒲运海一方面心疼孩子军队中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为儿子的决定而自豪,并希望儿子可以在军营中有所作为。蒲仕平也十分争气,在每次训练中都保持着第一名的优秀成绩。长官也看到了他的过人之处,推荐他进入了军校学习。毕业后的蒲仕平被分派到112师做侦察连连长。